校教〔2013〕9号
各院、部、处及直属单位: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申报2013年山西省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中三个教学项目的通知》(晋教高〔2013〕7号)、《关于申报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通知》(晋教政函〔2013〕18号)和我校《关于开展中北大学2012年校级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以及推荐2012年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的通知》(教字〔2012〕20号)的文件要求,经各单位推荐,学校对申报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答辩评审。现将立项情况公布如下:2013年中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共70项,其中重点项目13项,一般项目20项,小额项目37项(见附件)。
请各立项单位及项目负责人按照如下要求严格执行:
1.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执行《中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校教〔2013〕8号)文件。
2.各院、部、处及直属单位要充分认识教改项目的重要性,把所承担的项目作为本单位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来抓,把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同本单位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密切结合起来,带动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
3.各单位每年五月底将项目的进展情况汇总报教务处教学研究科,教务处将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
4.教改项目的完成期限为两年,对一些综合性很强的项目可适当延长时间,有些项目在完成项目要求的目标和成果的情况下可以申请提前结题。
附件:2013年中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一览表
中北大学
2013年5月6日
附件 |
2013年中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立项一览表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项目成员 |
等级 |
1 |
依托机械类动力赛车创新平台,提高学生多种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尉庆国 |
苏铁熊、杨世文、董小瑞、赵捍东 |
重点 |
2 |
机械工程专业体系的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
祝锡晶 |
王建青,孔文军,庞学慧,王宗彦 |
重点 |
3 |
基于规划教材《液压传动与控制》的共享教学资源建设 |
于大国 |
沈兴全,王俊元,吴耀金,赵丽琴 |
重点 |
4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
刘有智 |
高璟、申红艳、焦纬洲 |
重点 |
5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工学)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建设 |
桂志国 |
韩建宁、杨录、张权、侯宏花 |
重点 |
6 |
基于基层学术组织平台新生成长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 |
尹建平 |
任雁、魏媛媛、邱建国、王召巴 |
重点 |
7 |
基于PSO优化神经网络的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杨秋翔 |
刘忠宝、赵利辉、潘广贞、马巧梅 |
重点 |
8 |
软件人才的渐进式分层次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
潘广贞 |
杨秋翔、尹四清、赵利辉、杨剑 |
重点 |
9 |
基于合作学习的《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
赵山林 |
王博、高媛、石琼、梁志剑 |
重点 |
10 |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 |
刘兴来 |
王建邦、侯利洁、赵瑞娟、胡俊丽 |
重点 |
11 |
《数据分析》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潘晋孝 |
孔慧华、杨明、杨丽 田红霞 |
重点 |
12 |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 |
雷锋斌 |
刘宝华、郑智贞、李红霞、王洪杰 |
重点 |
13 |
卓越工程师工程素养的实验课程建设 |
李志勇 |
侯华、靳玉春、丁京滨、李国俊 |
一般 |
14 |
基于材料学科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优化研究 |
韩 涛 |
曹红红、靳秀芝、王建宏、杨亚琴 |
一般 |
15 |
面向不同对象的《高分子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
杜拴丽 |
程原、谢龙、李迎春、马忠亮 |
一般 |
16 |
软件工程专业安全评估与模拟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张树海 |
陈亚红、曹雄、苟瑞君、尹四清 |
一般 |
17 |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焦纬洲 |
刘有智、袁志国、李同川、李裕 |
一般 |
18 |
电子信息类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信息对抗专业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
张丕状 |
赵健东、王鉴、李凯、苏新彦 |
一般 |
19 |
适应地方经济需求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王浩全 |
赵英亮、李晋华、徐美芳 |
一般 |
20 |
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 |
姚爱琴 |
鲁旭涛、王晨光、孙运强、辛浩 |
一般 |
21 |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李海真 |
孙运强、赵冬娥、姚爱琴、王晨光 |
一般 |
22 |
基于Protues软件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
杨慧娟 |
王康谊、牛晋川、张艳花 |
一般 |
23 |
光电信息学科“本硕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 |
安永泉 |
赵冬娥、张志伟、王冠军、李晋华 |
一般 |
24 |
合作学习方式在大学生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
赵 霞 |
王黎明、张艳花、陈友兴、刘宾 |
一般 |
25 |
大学生科技竞赛引领《光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
刘 宾 |
苏新彦、陈友兴、王鉴、陈平 |
一般 |
2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靳雁霞 |
井超、张建华、韩燮、潘广贞 |
一般 |
27 |
基于教师行动研究的英语泛读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
高晋芳 |
马丽、张红芳、李玉辉、曹小琴 |
一般 |
28 |
大学生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证研究 |
芮燕萍 |
薛志红、李兵绒、闫毓芳、亢娟妮 |
一般 |
29 |
财务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无纸化考试模式实践与研究 |
顾新莲 |
刘志坚、彭佑元、郝华荣、徐慧晔 |
一般 |
30 |
经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
苏贵影 |
顾新莲、申丹虹、李晋红、刘志坚 |
一般 |
31 |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与IT界需求的平衡性研究 |
李 众 |
尹四清、安卫钢、李华玲、李波 |
一般 |
32 |
中北大学理工科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评价研究 |
罗 佳 |
罗建国、张丽花、赵心远、段志薇 |
小额 |
33 |
规范化文档导出在毕业设计(论文)标准化与管理优化中的应用 |
孟 江 |
安坤、王泽兵 |
小额 |
34 |
多学科背景下”过控”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魏秀业 |
姚竹亭,黄晋英,唐莞洋,祁亚萍 |
小额 |
35 |
机械电子工程特色专业课群整合与优化 |
赵俊生 |
张保成,史源源,王春花,崔学良 |
小额 |
36 |
《机械制造基础》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的探索 |
刘 云 |
许音、刘富强、廖海洪、李艳 |
小额 |
37 |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
刘富强 |
刘云、许音、廖海洪、李艳 |
小额 |
38 |
《化工设计》教学与考核方法的改革 |
祁贵生 |
成国日、张巧玲、袁志国、申红艳 |
小额 |
39 |
生物工程专业特色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陈铁 |
张志军、李晓君、李会珍、杨静 |
小额 |
40 |
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为目标的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和实践 |
汪存东 |
程原、王香梅、杜拴丽、谢龙 |
小额 |
41 |
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 |
陈友兴 |
王召巴、韩建宁、桂志国、郝利华 |
小额 |
42 |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专业方向“低阶式”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
高丽珍 |
李晓、李静、石喜玲、赵俊梅 |
小额 |
43 |
以项目为载体的《电气CAD》课程改革与实践 |
李郁峰 |
李晓、刘天野、曹凤才、石喜玲 |
小额 |
44 |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
张 静 |
马巧梅、杨晓文、王博 |
小额 |
45 |
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
李欣然 |
赵山林、刘变莲、杨秋翔 |
小额 |
46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
董晓丽 |
蔺素珍、李雯、贾志燕、孔祥艳 |
小额 |
47 |
加强实验的现代工科概率统计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
薛 震 |
雷英杰、潘晋孝、孔慧华、杨丽 |
小额 |
48 |
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 |
崔文丽 |
张永梅、胡俊丽、杨军、王建邦 |
小额 |
49 |
关于提升大学文科生数学素养的研究与实践 |
栗志华 |
高玉斌、师宇明、梅银珍、胥兰 |
小额 |
50 |
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
朱志峰 |
白艳萍、胡红萍、王玲丽、张峰 |
小额 |
51 |
“问题驱动法”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
续晓欣 |
雷英杰、王鹏、乔志琴、梁月亮 |
小额 |
52 |
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
孙晓玲 |
邵燕灵、李有文、杜建伟、姚林红 |
小额 |
53 |
借助MATLAB提高线性代数教学质量的研究 |
田宝玉 |
白艳萍、梅银珍、胡红萍、朱志峰 |
小额 |
54 |
大学数学实验课程体系改革和探索 |
肖亚峰 |
薛亚奎、杨明、曹文军、田冲 |
小额 |
55 |
高等数学与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相衔接的教学模式研究 |
杜建伟 |
邵燕灵、王鹏、孙桂全、孙晓玲 |
小额 |
56 |
高等数学考试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
刘宝芳 |
薛亚奎、李有文、席慧玲、桑彦斌 |
小额 |
57 |
外语教育政策与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
王登云 |
马丽、闫薇 |
小额 |
58 |
发现教学理论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性研究 |
姜 浩 |
张爱荣、张小彩、潘明军、娄淑洪 |
小额 |
59 |
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研究 |
康 慧 |
李雪杰、卢玉芳、李玉辉、卫春艳 |
小额 |
60 |
以教师专业社群带动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
张 英 |
马淑丽、卢玉芳、李美英 |
小额 |
61 |
理工科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 |
亢娟妮 |
刘陈艳、马丽、宋云、郝文娟 |
小额 |
62 |
工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的情感障碍与对策 |
吕 婷 |
李娜、杨小妮、段莉 |
小额 |
63 |
动态系统理论下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
马瑞娟 |
段莉、王芳、欧静、张春敏 |
小额 |
64 |
专业英语及大学英语语音教学改革 |
周波澜 |
张爱荣、陈俊芳、母艳芳 |
小额 |
65 |
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 |
牛 芳 |
申丹虹、姚 萱王香花、王永琴 |
小额 |
思想政治理论课项目立项 |
66 |
以先进艺术文化为载体的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研究 |
王小琴 |
段义权、王爱成、赵新生、徐继开 |
重点 |
67 |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
白 毅 |
段义权、王爱成、李晓瑜、阚先学 |
一般 |
68 |
新时空境遇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
刘泰来 |
徐继开、王文寅、王小琴、郭玲霞 |
小额 |
69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大学生思想信念教育研究 |
曹 妍 |
王文寅、李晓瑜、郭玲霞、常开霞 |
小额 |
70 |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方法研究 |
张春秀 |
赵新生、吴伟花、张锦智、裴雅彬 |
小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