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北大学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校教字[2004]12号)文件精神,各单位共推荐申报教学成果35项,2010年8月18日学校组织专家对申报教学成果进行认真评审,共评选出25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18项。现将评审结果公示如下,如有异议,自公示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请以电话或书面形式反映到教务处。联系电话3922063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获奖
等级
|
1
| 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立体化建设
| 王明泉、桂志国、王浩全、郝利华、毕满清
| 一等奖
|
2
| 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刘有智、栗秀萍、焦纬洲、曹端林、祁贵生
| 一等奖
|
3
| 车辆与动力工程系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董小瑞、苏铁熊、张翼、尉庆国、吕彩琴
| 一等奖
|
4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李迎春、谢江波、李洁、付一政、王燕
| 一等奖
|
5
| 自动机结构设计(教材)
| 薄玉成、王惠源、李强、韩晓明、徐健
| 一等奖
|
6
| 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数据库课程体系中的教学实践
| 韩燮、杨晓文、熊风光、况立群、张元
| 一等奖
|
7
| 仪器仪表类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
| 张志杰、孟立凡、刘晓东、王文廉、郝晓剑
| 一等奖
|
8
| 工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的探索与实践
| 潘晋孝、李仰军、赵正杰、沈沛汝、叶云
| 二等奖
|
9
| 构建电工电子实践教学创新平台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 王召巴、牛晋川、姚舜才、杨凌、郎文杰
| 二等奖
|
10
| 经济管理类学科基础课题库管理系统开发
| 赵公民、刘志坚、朱向梅、石薛桥、李彦华
| 二等奖
|
11
| 普通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建设的探索
| 侯华、叶云、杨玲、王晓峰
| 二等奖
|
12
| 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和质量监控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张吉堂、郭平英、武文革、刘中柱、曾志强
| 二等奖
|
13
| 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杨秋翔、马巧梅、靳雁霞、刘冬明、王东
| 二等奖
|
14
| 工程测试及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 郑宾、靳鸿、郝晓剑、孟令军
| 二等奖
|
15
| 当前高校工科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与实践
| 仪建红、吴世丽、杨朝明、刘宝华、郭云霞
| 二等奖
|
16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王爱成、郭玲霞、段义权、赵新生、贾小云
| 二等奖
|
17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成功实践
| 王小琴、徐继开、刘兴来
| 二等奖
|
18
| 大学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环境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 芮燕萍、张思洁、马淑丽、张春芳、李兵绒
| 二等奖
|
19
| 大学物理多元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 许丽萍、李亦军、王志斌、张旭峰、杨晓峰
| 二等奖
|
20
|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内容与实验的改革研究(教材)
| 张志伟、曾光宇、张存林、李仰军、程耀瑜
| 二等奖
|
2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 武文革、王彪、庞学慧、 成云平、刘丽娟
| 二等奖
|
22
| 数学软件应用于理论力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 曹咏弘、李海涛、关学锋
| 二等奖
|
23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教学与科研的 和谐统一
| 潘宏侠、姚竹亭、刘广璞、黄晋英、魏秀业
| 二等奖
|
24
| 依托电子设计竞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尹建平、魏媛媛、韩建宁、王明泉、王黎明
| 二等奖
|
25
| 培养适合行业需求的武器类本科生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王志军、尹建平、常变红、魏志芳、赵捍东
| 二等奖
|
2010.8.21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