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校级教改项目答辩工作安排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3日  作者:  点击量:[]

一、答辩时间:4月22日上午8:00

二、答辩程序:

1、项目负责人准备3分钟PPT,内容包括:1)申报课题将要解决什么问题?2)准备如何解决?3)预期会有哪些成果?(请大家提前到答辩地点拷贝PPT)

2、专家提问(3分钟)

三、分组情况(答辩人名单及答辩顺序附后)

第一组 地点:11208

第二组 地点:11407

第三组 地点:11502

第四组 地点:11506

第五组 地点:11509

第六组 地点:11514

2014年校级教改项目评审第一组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

职称

项目组成员(4人以内)

单位

1

装甲车辆工程专业闭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和反馈机制研究

徐忠四

讲师

赵俊利、雷红霞、高雪琴、景银萍

1

2

应用团队设计项目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秦栋泽

讲师

李世中、韩晶、罗小林、段志薇

1

3

“大材料”背景下研究应用型材料类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刘亚青

教授

李大赵、侯华、李迎春、李志勇

3

4

专业教学和素质教育相融合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常青

讲师

胡胜亮、董英鸽、刘炜、王延忠

3

5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任 雁

讲师

赵冬娥、王鉴、王浩全、毕建中

5

6

微电子学专业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

张国军

副教授

薛晨阳、何常德、王任鑫

6

7

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三学生“分方向、分层次”专业课创新教学的思考

李静

讲师

李晓、余红英、高丽珍、石喜玲

7

8

ISEC项目下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甄成方

讲师

潘广贞、冯小瑞、刘爽英、杨晓文

7

9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精品人才培养方式探讨

沈大伟

讲师

靳鸿、马铁华、张瑜、赵正杰

7

10

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李霞

讲师

谢龙、吴晓青、张学俊、杨云峰

8

11

化学类相关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文献管理能力的培养与建设

乔晋忠

讲师

酒红芳、胡拖平

8

12

经济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闫莹

副教授

武跃丽、王永琴

9

13

市场营销创业型专业教育研究

吕微

副教授

赵公民、朱向梅、李晋红、王宝英

9

14

普通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健身指导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耿延敏

副教授

曹电康、赵升、武燕、刘美云

11

15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技能培养模式的改革

贺宏奎

副教授

刘荣超、王建英、张丽君

12

16

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

张宗胜

副教授

刘晓玲 、刘玉巍、屠鸣

国际处

17

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

刘晓玲

讲师

张庚为、张鑫

国际处

18

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研究和探索

刘玉巍

讲师

张庚为、张鑫

国际处

19

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授课模式改革

屠鸣

助教

冯小瑞、吕文涛

国际处

20

省部共建高校依托教师研究团队的本科生全员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秦丽

教授

刘俊、刘文怡、荆伟伟、李红霞

6

21

校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朔州校区为例

李大赵

副教授

刘涛、、郑小焕、袁璐

13

2014年校级教改项目评审第二组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

职称

项目组成员(4人以内)

单位

1

微课程及其在大学教师成长中的作用研究

杨秋翔

教授

苏科、武瑞娟、李旭妍、

7

2

大学生英语学习倦怠状况调查与研究—以中北大学为例

李兵绒

副教授

张元元、张小彩、赵华荣

10

3

新形势下英语教师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刘陈燕

副教授

段莉、马淑丽、王红、吕婷

10

4

大学英语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段莉

副教授

张思洁、马淑丽、刘陈艳、张爱荣

10

5

工程训练教学中“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薛慧锋

讲师

陈晔、赵正杰、孔为民、钟国晋

工程

6

大学物理课程中的工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赵瑞娟

讲师

刘兴来、王志斌、张旭峰

8

7

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探索

侯利洁

讲师

王建邦、胡俊丽、杨军、黄启宇

8

8

平时学习过程综合考核的实践与探索

胡俊丽

讲师

刘兴来、马东旭、杨艳、崔文丽

8

9

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的探讨

兰东明

馆员

陈雪、师宇明

图书馆

10

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与评价机制建设

安美荣

馆员

郑江、武金有、张怡、张玉双

图书馆

11

兵工特色学科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

邰峻

馆员

李博、梁丽华、李福林、王庆民

图书馆

12

中北大学电子资源利用研究

田艳玲

馆员

梁丽华、郑晓霞、李彦丽

图书馆

13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与变革

李博

副教授

郑江、安美荣、李福林、李彦丽

图书馆

14

图书馆咨询服务的重新定位与建设策略研究

张珍连

馆员

武金有、田淑杰、张怡、张玉双

图书馆

15

学科建设背景下“激光器件与应用”精品资源课程的建设

王高

副教授

王小燕、赵宇、凌秀兰、张志伟

5

16

《物理光学》特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张志伟

教授

赵冬娥、程耀瑜、田二明、刘吉

5

17

测控类多学科综合专业建设模式研究

王文廉

副教授

张志杰、王玉、王巍、王代华

6

18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曹凤才

副教授

刘天野、余红英、岳凤英、张辉

7

19

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刘忠宝

讲师

樊永生、马巧梅、张静、庞敏

7

20

基于项目学习的电气控制和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赵俊梅

讲师

李晓、高丽珍、肖宇、李静

7

21

理工类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调研与改革建议—以山西为例

杨肖敏

讲师

王香花、褚红丽、郭丽君、姚萱

9

22

文化创意产业视阈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改革新探

廖高会

讲师

杨鼎、张小平、刘秀芬、张婷婷

10

23

全媒体时代写作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任占文

讲师

石慧敏、罗宁辉、金屏、康茜

10

24

体育学院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研究

谭志丽

讲师

巫国贵、唐伟、李中华、李颖斌

11

25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研究

刘汉涛

副教授

张翼、王艳华、王禅娟、赵云凯

2

26

工业设计专业课群平台建设研究

田宝俊

副教授

薄瑞峰、赵华、杜玲林、严绍进

2

27

以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为依托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模式研究

吴淑琴

副教授

董兵、张素华、李菁

教育发展中心

2014年校级教改项目评审第三组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

职称

项目组成员(4人以内)

单位

1

《水中兵器》教材教学改革

吴越

副教授

陈智刚、张国伟、赵太勇、魏志芳

1

2

科学优化制图课程体系内容的研究

马春生

副教授

暴建岗、李虹、刘虎、邢秀琴

2

3

大学生成长导师教育模式研究

张吉堂

教授

李秀玲、郭平英、彭彬彬、周进节

2

4

实践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刘俊

教授

甄国涌、赵冬青、李圣昆

6

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轮课整体性教学改革研究

张胜旺

讲师

段义权、王爱成、赵新生、檀跃宇

10

6

社会-认知语用视角下的翻译教学研究——基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翻译题型改革

卫春艳

讲师

吉哲民、康慧、李瑞萍、卢玉芳

10

7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探究

卢玉芳

讲师

柴瑞琴、胡姝昀、张英、李美英

10

8

从正义角度研究西方思潮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

吉国宾

副教授

郭玲霞、阚先学、邢丽泉、李逢春

10

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

郭玲霞

副教授

王爱成、阚先学、邢丽泉、庞旭瑞

10

10

大学英语四六级小型语料库的建设

李瑞萍

讲师

周波澜、胡殊昀、卫春艳

10

11

以学科内容为依托的艺术类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马瑞娟

副教授

任正来、王红、吕婷

10

12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基于毕业论文写作的实证研究

崔秀珍

副教授

周波澜、欧静、康慧、张英

10

13

提升英语专业学生思辩能力的写作课群教学研究

芮燕萍

教授

闫薇、李兵绒、母燕芳、路逾

10

14

大学生英语语音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闫薇

讲师

芮燕萍,姜浩、、李葆华、白瑞

10

15

“马工程”背景下法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刘丹

讲师

赵新生、张韵琴、范晓婵、岳文婷

10

16

语篇分析教学模式

任正来

副教授

马瑞娟、陈俊芳

10

17

微格教学在运动训练专业体育舞蹈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苏转平

讲师

吴剑、李江霞、徐晓霞、王艳红

11

18

大学体育武术选项课教学内容与考评体系改革研究

王琳

教授

郝晓光、宿继光、康任侠、姚晋宏

11

19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与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

巫国贵

副教授

李治、董鹏

11

20

“三自主”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武燕

讲师

刘定一、杜美、贾谊、李林海

11

21

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分层次教学改革的研究

贾鹏

副教授

付芳、吕陌红、苏光、夏炎

11

22

西方音乐史讨论型教学模式研究

田军

副教授

王燕平、张鹏、王琼、田宏雁

12

23

新时期高校安全教育课程建设与研究

杨正民

副教授

吴耀金、桂志国、魏媛媛、杜瑞平

保卫处

24

新形势下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蔺玄晋

讲师

尹建平、杜刚、申玉明、周毅

后备军官

25

基于“微课”模式体育术科类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实践

吴剑

副教授

曹电康、刘定一、宿继光、李江霞

11

2014年校级教改项目评审第四组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

职称

项目组成员(4人以内)

单位

1

构建以能力为本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体系

王海芳

副教授

侯彬、贾峰、赵英虎、卢静

4

2

燃烧与爆炸学的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实践与研究

袁俊明

副教授

王金英、王建华、于雁武、李小东

4

3

基于自主学习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叶增民

讲师

李运芝、李艳、李云、王海宾

4

4

基于“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实验班化工原理课堂教学为例

袁志国

副教授

刘有智、李同川、焦纬洲、李裕

4

5

制药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申红艳

讲师

高璟、罗莹、焦纬洲

4

6

非化学化工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璟

讲师

高建峰、高艳阳、李延斌

4

7

构建以能力为本的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体系

秦胜东

讲师

李斌、柴涛、白红娟、杨晓汾

4

8

《信息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

陈平

副教授

张丕状、苏新彦、刘宾、杨光

5

9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课程群建设

郝利华

副教授

陈友兴、郝慧艳、陈平、韩建宁

5

10

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侯宏花

副教授

桂志国、张权、韩建宁、杨录

5

11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FPGA教学内容的改革

李兆光

讲师

张艳花、李科蕾、庄新敏、韩跃平

5

12

适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电子技术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薛英娟

讲师

王黎明、张艳花、毕满清、周惠

5

13

数据结构及算法课程群在学生编程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靳雁霞

副教授

井超、武瑞娟、师智斌、秦品乐

7

14

利用移动媒体提升学习效果的研究与实践

蔺素珍

副教授

孔祥艳、李宏艳、贾志燕、苏科

7

15

自动控制类课程教学研究平台建设

任一峰

教授

张志杰、姚竹亭、郝秀萍、赵俊梅

7

16

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教学方式与无纸化考试模式的改革

梁志剑

副教授

周海英、靳雁霞、宋礼鹏、王博

7

17

《工程电磁场》教学改革初探

许丽萍

教授

薛锐、刘天野、高艳琴、侯利洁

7

18

物联网专业单片机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雷海卫

讲师

潘广贞、秦品乐、乔志伟、王东

7

19

大学数学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王鹏

副教授

高玉斌、薛亚奎、雷英杰、刘盼萍

8

20

数学类课程内容在工科专业中的应用研究

高玉斌

教授

邵燕灵、王鹏、梅银珍、薛震

8

21

基于EXCEL软件的《统计学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张峰

讲师

杨明、雷英杰、侯强、朱志峰

8

22

高校数学分层教学与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

张慧敏

讲师

薛亚奎、李有文、乔志琴、曹文军

8

23

MOOCS时代理论力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曹咏弘

副教授

高经武、李海涛、张建军、陈淑萍

8

24

坚持师生一对一问答共创教学双赢新局面的研究

杨艳

讲师

王建邦、赵瑞娟、闫仕农、张永梅

8

2014年校级教改项目评审第五组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

职称

项目组成员(4人以内)

单位

1

基于虚拟实验平台的爆炸力学实验项目的开发

张会锁

讲师

赵捍东、曹红松、史毛毛

1

2

提升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创新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

胡瑞萍

高工

孙学清、赵捍东、张国伟

1

3

兵器工程虚拟仿真试验教学平台的构建

曹红松

教授

杜烨、魏志芳、、张会锁、李波

1

4

弹药专业《控制工程基础》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周春桂

副教授

王志军、赵河明、吴国东、吴越

1

5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策略研究

屈淑维

讲师

郑智贞、李秀玲

2

6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汽车理论》中的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

高玉霞

讲师

董小瑞、尉庆国、王悦芳、孟继祖

2

7

包装工程及设计类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李瑞琴

教授

李清、齐明思、杜文华、梁晶晶

2

8

能源动力类“多平台双能力”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续彦芳

副教授

董小瑞、张翼、许俊峰、张志香

2

9

机制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曾志强

副教授

王俊元、马维金、王洪福、董磊

2

10

加强工科学生制图综合实践能力的改革与研究

赵耀虹

副教授

田宝俊、翟海光、孙连成、严绍进

2

11

工程教育与师资队伍适应性的研究与实践

潘宏侠

教授

黄晋英、姚竹亭、、刘广璞、高强

2

12

对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叶云

高实

李迎春、王志云、郝红元、王献民

3

13

基于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以提升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门吉英

讲师

崔建兰、王蕊欣、赵林秀、赵文英

4

14

建筑安全方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秦清风

讲师

曹雄、胡立双、谭迎新

4

15

基于CDIO的开放式电子设计实践教学

郝骞

讲师

金永、杨风、连靖、王高

5

16

电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持续培养多维途径、专项推进”模式研究

宋小鹏

副教授

王黎明、吴其洲、杨风、姚舜才

5

17

高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项目化模式研究

李仁伟

副教授

张丽君、李峰、曹迪、郭云

12

18

传统图案在视觉传达课程中的衍生应用

武敏

讲师

李仁伟、杨俊芳、贺宏奎

12

19

双钢琴演奏方法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王小侠

讲师

王燕平、杨博华、梁仲晖、樊华

12

20

高校摄影实践教学与国内主流摄影节的合作教学研究

张奋飞

讲师

张国田、申旭栋、曹迪

12

21

军工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关键问题研究

张树海

教授

赵正杰、常双君、王金英、王建华

4

2014年校级教改项目评审第六组

序号

项目名称

主持人

职称

项目组成员(4人以内)

单位

1

电子科学与技术创新型实践平台建设

任勇峰

教授

甄国涌、侯卓、焦新泉、文丰

6

2

《电机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付巍

讲师

秦鹏、张辉、张海燕、肖宇

7

3

嵌入式系统课程群虚拟仿真类实验教学研究

况立群

副教授

韩燮、李顺增、熊风光、杨晓文

7

4

基于CDIO理念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马巧梅

副教授

杨秋翔、刘忠宝、陈够喜、张静

7

5

基于MATLAB平台的自动控制教学改革

马铁华

教授

尤文斌、丁永红、李新娥、范锦彪

7

6

多层次递进式实验教学运行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郭华玲

教授

李彬、郑宾、刘利平、靳鸿

7

7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与内容改革探索

李延斌

讲师

高建峰、李巧玲、高艳阳、景红霞

8

8

开放性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张学俊

副教授

徐春燕、安富强、李延斌、李霞

8

9

如何提高数学专业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

梁月亮

讲师

韩伟、王纪成、路娟、续晓欣

8

10

应用经济学学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赵晓霞

讲师

樊江春、申丹虹、牛芳、马力

9

11

多模态视角下大学英语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胡红艳

讲师

李雪杰、张元元、张宏涛

10

12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研究

李美英

讲师

卢玉芳、闫玉芳、杨惠丽

10

13

微信平台下英语教学引进真实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刘哲

讲师

母燕芳、陈俊芳、师巧云

10

1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转型研究

郭建芳

讲师

李二涛、张思洁、杨惠丽、

10

15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健美操课程优化设计与实践研究

刘美云

讲师

耿延敏、杜美、赵明哲、刘昕、

11

16

大学公共体育游泳课安全教育研究与实践

翟亚平

副教授

张欢欢、宋宪强、杨洁、王昕

11

17

团队评价一体化竞赛模式研究实践——中北大学排球选修课教改

刘彦琛

讲师

李士荣、韩超、马莉芳

11

18

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于芳

教授

贾谊、宋宪强、王昕

11

19

校企联合共享式软件人才实训基地运营与管理体系建设

宋文爱

教授

李波、尹四清、唐菁、孔祥艳

14

20

基于实训平台的软件测试实践教学改革

李玉蓉

讲师

尹四清、贾美丽、何志英

14

21

组合式电子系统创新实验教学系统研制

刘文怡

教授

苏淑靖、任勇峰、王红亮、张会新

6

上一篇:关于2014届毕业生不及格课程补考(考试课、考查课及实践性环节)网上报名的通知
下一篇:关于本学期部分选修课停课的通知